找到相关内容55616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佛法与禅净

    论佛法与禅净  果严 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70 册   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   1980年10月初版   页341-388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禅净之说,颇有反对及赞同者,乃至各执己  见,相互攻讦者有之,祈赐法音以明所以,俾正法慧光大白  于世,亦佛教之幸也。  答曰:禅净双修者,克指悟道之后,精进念佛,对治微  细染习,以期速证无生也。此时...

    果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070882.html
  • 儒佛两家同体精神之对照

    儒佛两家同体精神之对照  朱世龙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0册  页131-146 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 1980年十月初版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131页  一、 前言  儒佛两家同是心性实践之学,圣贤智慧,理应有同趣之  处。然后世学人,好持「执异」...

    朱世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2670914.html
  • 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取向

    所谓佛教文化、基督教文化、道教文化等等,适时地参与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场全国规模的文化反思思潮。  此类宗教研究,大都从文化角度切入,方法特别的讨巧,而时代特征也是极其明显。依据时人的理解,传统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5671062.html
  • 法华三昧之检讨及修学之经过

    法华三昧之检讨及修学之经过  张圣慧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8册  1978年3月初版  页 261-294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识提布毛真实义,不须重费草鞋钱。 (予本拟为佛教牺牲  ,专作联络女众工作之发起人,组合一女众修学处,以便逐  渐推广至国内外,经两年来之观察,觉女众昏庸殊甚,无远  大眼光,各执一孔之见,不能和衷共济。...

    张圣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0371069.html
  • 论如来藏之空性义

    shun, Indian Buddhism (印度之佛教), Chen-wen  Press, Taipei, 1976, p.167.  229页  the `tathagatagarbha` ... 来 藏 之 空 性 义  释 恒 清  真常系思想为大乘佛教三大思想之一,影响中国佛教至巨。  此系统主要是建立在如来藏(或佛性)的教义上,高扬人心中蕴含  的清净本性。  然而,带...

    恒清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671091.html
  • 论陶渊明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

    道教经典,使得道教宗教组织得以完备  。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正式传入中国,至魏晋南北朝时  遂遍传各地,佛教徒为博取社会的信从,乃藉玄学宣扬佛法  。(注3)因此,当时僧侣,皆深含玄学修养,与玄学家... 切交往之中,陶公受佛教思想的熏陶,也是自然的事。  佛教思想表现在陶公诗文中的有二点﹕其一是对宇宙人  生空幻的认定,如﹕  「人生似幻化,终当归空无。」(归园田居之四)  「吾生梦幻间,何事绁尘羁...

    包根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771092.html
  • 陈英善:评《从“法性即无明”到“性恶”》(1)

     「实相」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佛教。(注23)  〈杨文〉将此二段引文结合在一起,理解成『只有合于鸠摩  罗什之「实相」意义的「实相论」才是天台宗哲学的本义』  (第 1 条 )。此中须注意的,《陈书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3671101.html
  • 陈英善:评《从“法性即无明”到“性恶”》(2)

    陈书》之研究计划时,曾提及  以「回归智者」为研究智者之基本要求,历经近九年,有关  智者思想之研究,学界仍以某些典范预设来套智者思想,真  令人感到无奈!其实不只天台智者如此,其它对中国佛教之  研究...有关思  惟模式和中国佛教之析判〉 (《正观》第 1 期,  1997) 中所论述的中国佛教关联性思惟, 另参见刘绍  桢〈大乘三系说与净土三系说之研究〉 (《谛观》第  81 期,1995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3771102.html
  • 试论玄奘法师出生﹑西行的年代问题

    试论玄奘法师出生﹑西行的年代问题  郭元兴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册  页149-174 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 1980年十月初版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149页   玄奘法师是古代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工作的一个光辉的典  范人物﹐他求学取经...

    郭元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671113.html
  • 《维摩诘经.入不二法门品》论析--以水平诠释架构为论述依据

    世界,一种是凡夫所活动的领域。 此二世界,若用佛教术语描述便是:轮回与涅槃、烦恼与菩提、束缚与解脱等。  〈入不二法门品〉,称现实世界为“二”或“二法”,它代表分裂、对立、比较、争执、不平衡、不和谐、...

    许宗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471151.html